近日,江西南昌一名消費者在當地某連鎖超市一次性購買347瓶五糧液白酒,總價超百萬元,事后經鑒定竟有207瓶為假冒產品,這起“批量購假酒”事件迅速引發社會熱議。消費者維權之路遭遇的波折、涉事超市的回應態度,以及名酒防偽體系的漏洞,都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。
百萬元購酒,超六成是假貨
據當事人李先生(化名)介紹,今年5月,他因企業接待需求,在南昌某知名連鎖超市的酒水專柜,以每瓶約2880元的價格,一次性購買了347瓶52度五糧液普五白酒,總花費約100.9萬元。“當時想著超市是連鎖品牌,信譽有保障,而且批量采購價格也更優惠,沒多想就付了錢。”李先生說,由于采購量較大,超市工作人員分三次將酒送到了他指定的倉庫。

然而,在一次企業接待前,有懂酒的朋友偶然發現其中幾瓶酒的包裝細節不對勁。“朋友說瓶身的噴碼模糊,防偽標簽的質感也和正品有差異,建議我去鑒定一下。”李先生隨后聯系了五糧液官方客服,按照指引將部分疑似問題酒送往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專業鑒定。
6月中旬,李先生收到了五糧液公司出具的《鑒定證明書》。結果顯示,首批送檢的50瓶酒中,有32瓶被判定為“假冒產品”。這一結果讓李先生大吃一驚,他隨即委托專業機構對剩余300多瓶酒進行全面鑒定,最終確認在347瓶酒中,共有207瓶為假冒五糧液,假貨比例高達59.6%,涉及金額約60.6萬元。

“相當于花100萬買酒,其中60多萬買的是假貨,這換誰都接受不了。”李先生氣憤地表示,他當即聯系涉事超市,要求對方按照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進行賠償,但雙方未能達成一致。
超市回應:承認部分商品問題,拒絕“退一賠三”
面對鑒定結果和李先生的維權訴求,涉事超市的回應引發了更大爭議。該超市區域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,李先生購買的這批酒中確實存在“部分商品存在問題”,但否認是超市故意銷售假貨。
“我們的酒水采購渠道是正規的,這批五糧液是通過合作的經銷商供貨的,有完整的進貨單據。”該負責人稱,出現假貨可能是“流通環節出了問題”,不排除是經銷商供貨時混入了假貨,或者是運輸、倉儲過程中被調包。同時,該負責人質疑李先生的購買動機,“一次性買300多瓶白酒,明顯超出了普通消費者的日常需求,不排除是職業打假人的惡意采購。”
對于李先生提出的“退一賠三”(即退還100.9萬元貨款,并賠償3倍價款302.7萬元,總計403.6萬元)的訴求,超市明確表示拒絕。“按照規定,我們可以為有問題的商品辦理退貨,并給予一定的補償,但‘退一賠三’只適用于商家故意欺詐的情況,我們不存在主觀欺詐,所以不能接受。”該負責人表示,超市愿意為207瓶假酒辦理退貨,并額外賠償10萬元,總計約70.6萬元,但這一方案被李先生拒絕。
雙方協商無果后,李先生已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,并準備通過法律途徑維權。目前,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介入調查,涉事超市的相關酒水專柜已被暫停營業,等待進一步處理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