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高溫來襲,孩子們在戶外奔跑嬉戲時,中暑的風險也悄然增加。你知道嗎?兒童中暑的病死率最高可達40%,尤其是嬰幼兒,因體溫調節能力尚未成熟,更是中暑的高危人群。今天就來聊聊兒童中暑的預防與急救,家長們一定要收藏好!


為什么孩子更怕熱?
兒童的身體特點讓他們對高溫格外敏感:
產熱多:兒童基礎代謝率比成人高,按體重計算,產生的熱量更多;
散熱難:嬰幼兒汗腺未發育成熟,無法像成人那樣通過大量出汗散熱;
體表面積大:相對體型而言,兒童體表面積更大,更容易受環境溫度影響;
自救能力差:嬰幼兒無法表達不適,若被獨自留在密閉車內等環境中,極易發生危險。

中暑有哪些信號?
兒童中暑分輕重,不同階段表現不同:
先兆與輕型中暑:頭暈、口渴、四肢無力、體溫輕度升高;
重型中暑:
熱痙攣:體溫明顯升高,伴隨肌肉抽筋;
熱衰竭:面色蒼白、血壓下降、大量出汗;
熱射病:最危險的類型,體溫超40℃,出現昏迷、抽搐,甚至多器官衰竭。
特別提醒:嬰幼兒冬季也可能中暑!穿太多、蓋太厚導致的“捂熱綜合征”,表現為高熱、大汗、嗜睡,家長需格外警惕。


預防中暑,這幾點要做好
避免高危環境:高溫時段(10:00-16:00)減少戶外活動,不要將孩子獨自留在車內;
科學補水:每20分鐘喝150-200ml溫水或電解質飲料,別等口渴了才喝,避免含糖飲料和冰水;
合理穿著:選擇淺色、透氣的衣物,及時更換汗濕的衣服;嬰幼兒穿衣以“比成人少一件”為原則;
熱適應訓練:如果要參加暑期軍訓等活動,提前10-14天進行熱習服訓練,逐漸增加活動強度;
關注易感兒童:肥胖、有慢性病或正在服藥的孩子,更需減少高溫暴露。

急救關鍵:黃金半小時
一旦發現孩子中暑,快速降溫是關鍵,記住“黃金半小時”原則:
1、立即移至陰涼處:解開衣物,用風扇或空調降溫;
2、物理降溫:用溫水擦拭全身,重點擦拭頸部、腋下、腹股溝等大動脈處,也可放置冰袋;清醒的大孩子可浸泡在30℃左右的水中降溫;
3、補水補電解質:意識清醒時,少量多次喝淡鹽水;昏迷者不要強行喂水,以免嗆咳;
4、及時送醫:若出現高熱不退、意識模糊、抽搐等癥狀,立即撥打120,途中持續降溫。
注意:退燒藥對中暑無效!別給中暑孩子吃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,可能加重肝腎負擔。
